大石淜水利工程位于栋川镇蜻蛉村民委员会大石淜自然村南侧1千米处,建于元代(1335-1340年),以大青砖和青砂条石支砌而成,由东、西两闸和溢洪闸组成。西闸口由两面刨光条石支砌,高7米,又分东西两闸孔,东孔宽2.3米,西孔口宽1.6米,两孔闸由宽2.8米的牌闸相隔。东闸口只有一闸孔,高7.10米,宽1.7米。在西闸口处的堤埂上还保存有清雍正二年(1742年)知州陆正撰写的“重修西闸口碑记”碑,高0.9米,宽0.6米,碑的南面刻有23行,322个字,记载该水利工程为姚州太守高义所建,明万历、清康熙、雍正、乾隆屡修。东西二闸及大坝海埂保存较为完好。该水利工程,具有一定的历史、文化、艺术价值。2005年8月23日公布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,2009年“7.09”地震,使西闸口挡墙倒塌,县水利局、文体局筹资修复。
大石淜水利工程位于姚安坝子东南部,离县城3千米,属姚安坝子上段,东连蛉蚌村,南接观音山,西、北连姚安坝子,一马平川,地势平坦,为冲积坝子,属亚热带冬干夏湿季风气候区,金沙江上游蜻蛉河水系,年降雨量800毫米,四周植被较好,以常绿阔叶林为主,土壤类型为水稻土,适宜种植水稻、小麦等农作物。
大石淜水利工程所在地栋川镇,千余年来是姚安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交流的中心,战国时期是南丝绸古道的重要驿站,唐设姚州都督府,宋大理国时期是高氏的世袭封地。中原文化、白族文化与彝族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,被誉为“迤西文化名邦,花灯之乡”的美誉,村落相对集中,该村现有20个村民小组,1258户,4772人,汉族占85%,其它民族占15%。南永二级公路从大石淜堤埂穿境而过,交通便利。